四郎彭措

学校创始人

    四郎彭措师傅出生在德格俄支乡一个贫困牧民家里,十二岁进入德格俄支寺成为藏传佛教萨迦派喇嘛。二十七年的僧侣生涯,闭关两次,共6年多时间。四郎彭措师傅多年修行,感怀慈悲之心,看到俄支乡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种青稞,放牦牛。由于高原气候恶劣,俄支的乡民一直处于贫困之中。牧民居住的都较分散,不懂汉语,大多无法了解政府对少数民族的优惠的政策,也不了解送小孩书读书的益处,加上路途较远,家长大多选择让孩子在家务农,放牦牛。

    20066月四郎彭措师傅发愿,一定要让这里的小朋友都去学校上学,如是一个一个去乡民家里耐心做工作,一个一个说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也承诺让路途遥远的孩子寄宿,食宿、学杂费等都由他来募捐来负担。 

    为此,他在俄支寺、俄支乡以及德格县政府的支持下,开始筹办岭,俄支寺根攀岭(藏语:利益众生的意思)自立学校。200610月四郎彭措师傅开始了他助学募款的艰难之旅。

    他在不懂汉语的情况下,带100元人民币从俄支出发化缘,经玉树到西宁,然后转到北京。2年来在玉树得到藏族朋友尕码代青一家的支持,到西宁也得到郭桑一家等人的帮助以及鼓励。2007年转到北京,得到北京宗喀藏医门诊、格萨尔王餐厅以及北京的爱心人士的大力协助。四郎彭措师父在北京生活非常节俭,每天4点起床念经早课到八点。然后开始募捐的工作。搭起藏汉文化的交流以及相互帮助的爱心传递的桥梁。 

    5年的募款过程让他明白:他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北京他通过翻译旦增(青海在京的义工)告诉大家:他自己没有上过学,只在寺庙里学过藏文和佛经,现在也只是普通的喇嘛。经过这么长时间,他很清楚从小接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看到俄支的乡民现在还是不重视读书,心里很焦急,所以发愿要改变他们的想法,要让当地的孩子们都能有书读,可以多学文化知识,藏语,汉语,数学等等,未来多一些的选择,也可以回去改变俄支世代生活的环境和条件。

    四郎彭措师傅经过5年的努力,得到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的支持鼓励,2010福利学校的成立有了希望,德格县政府以及教育局民宗局等都批准盖章四郎彭措师傅回到北京继续为学校的筹建募款....